实干不是选择题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实干不是选择题
发布时间:2025-04-21 作者:盛彩利
干事创业是“凭实绩说话”的赛道,谁敢啃“硬骨头”、跳“深水区”、闯“无人区”,谁就能站稳脚跟、挑起大梁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句刻在云南西畴石漠荒山上的誓言,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用锄头凿出来的真理、用脚板干出来的信仰。在人均耕地不到一亩、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西畴人愣是靠着“苦熬不如苦干”的劲头,把一座座石头山变成了良田沃土,人均收入增长了16倍。这种“不等天、不靠命、不信邪”的实干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最具现场感的注解。
实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推崇实干,多次在不同场合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实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新时代的答卷,不能在键盘上敲出来,也不能从材料堆里找出来,而是要在行动中干出来、在岗位上拼出来。历史反复证明,“等靠要”思想最误事、最坏事。“等”是不担当,“靠”是耍滑头,“要”是不作为,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精神惰性。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党员干部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干,不当算盘珠子;创新方法干,不做无头苍蝇;注重实效干,不做点水蜻蜓,在知行合一中涤除“路径依赖”和“官僚积习”,让躬身实干成为新时代的精神基因。
想干事是态度,会干事是能力,干成事才是真功夫。干事创业是“凭实绩说话”的赛道,谁敢啃“硬骨头”、跳“深水区”、闯“无人区”,谁就能站稳脚跟、挑起大梁。越是复杂局面,越要脚踏实地,越是转型关口,越要真抓实干。放眼当下,无论是推进高质量发展、激活新质生产力,还是破题基层治理难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每一项任务都没有标准答案、现成模板。唯有在多解中找最优、困难中找突破,才能把复杂的问题“啃”碎、把多元的矛盾“解”开、把模糊的局面“闯”清。边干边改、在干中试错、在干中突围。干中找办法,干中出经验,干中立权威,实干,是新时代的“成事逻辑”。用实干打开局面、理清路径、干出答案,才能在时代洪流中站稳脚跟、跑出加速度、干出新天地。
干部的作风,影响发展的成色。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甘当“黄鹂鸟”,空喊口号、回避矛盾,见问题退缩、遇困难绕行,甚至事关自身职责也高高挂起,对工作敷衍塞责、踢皮球,将矛盾“击鼓传花”,只想“坐稳位子”,不想“扛稳担子”。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新时代属于实干家,而非观望者,党员干部只有练就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真本领,挺起知难而进、锐意进取的硬脊梁,摒弃“等文件、等经验、等指示”的惰性,把“实干担当”扛在肩膀上,以“我来试”“我来上”的状态奔赴发展一线,以“真落实”“快落地”的行动回应群众期待,才能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答卷。
2025-04-21 17:24:10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