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生力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生力军
发布时间:2025-07-25 作者:程谟山
(作者系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将政治能力培养置于首位,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深化政治素质考察,重点了解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深度与政治态度,压实党组织把关责任,严防“两面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年轻干部接好班,既要政治过硬,更要本领高强。当前,不少年轻干部还存在经验不足、视野不宽、业务不精的问题,必须构建起优选优育、精准滴灌、持续跟踪的培养闭环,坚持思想淬炼固根基、政治历练强定力、实践锻炼增才干、专业训练提效能,磨砺堪当大任的过硬本领,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
拓宽视野、优化储备,涵养源头活水。年轻干部队伍既要数量充足,更要质量优良,既要当下足,也要长远足。要着眼长远发展需求,坚持近期使用与战略储备并重。建立“四类干部”分类储备、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机制,形成培养锻炼、适时使用、定期调整的良性循环。严把政治首关,深入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将政治素质考察贯穿始终,综合运用多维度考核和常态化研判,精准识别好苗子。优化梯次结构,定期分析干部队伍现状,建立分类清晰、信息完备的年轻干部储备库,注重专业、能力、经历互补,完善成长档案,为精准培养提供依据,确保班子年轻干部比例合理、结构优化。突出实践导向,针对经历单一、基层历练不足等短板,精准搭建“上挂下派”等实践平台,推动机关基层“双向流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接地气、长才干,并树立重实干实绩导向,对表现优异者大胆使用,营造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的干事氛围。
精准滴灌、强化赋能,锤炼过硬本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首要一条是确保他们对党忠诚。要筑牢政治忠诚根基,将政治能力培养置于首位,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深化政治素质考察,重点了解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深度与政治态度,压实党组织把关责任,严防“两面人”。提升专业履职效能,紧密对接发展中心任务和干部能力短板,实施精准化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关键领域开发精品课程。创新培训方式,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邀请骨干传授实战经验,运用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培训实效,提升驾驭新领域能力。用好本土精神富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打造特色党性教育品牌,将理论学习与历史感悟、实践体悟结合,通过沉浸式教学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斗精神,筑牢信仰根基,激发服务发展内生动力。
量才适用、激发活力,树立鲜明导向。使用是最好的激励。健全科学选拔机制,在选拔任用中设置清晰资格条件和“负面清单”,确保干部公信力。建立成长环境评估机制,关注拟任职单位班子状况和风气,营造健康生态。完善精准识人体系,强化日常了解,发挥谈心谈话“探照灯”作用,常态掌握思想动态,对苗头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深化“一线考察、依事识人”,将识别延伸至工作一线和“八小时外”,加大无任用调研,听取服务对象意见,在重大任务、复杂问题中考实绩,构建年轻干部立体画像。优化队伍梯次配备,坚持把使用作为最好的培养方式,破除论资排辈,畅通优秀年轻干部成长通道。根据事业需求和班子功能结构,推进年轻干部交流轮岗,优化专业搭配,增强合力。分层分类建好后备库,注重结构性干部培养,确保队伍结构合理、接续有力。
严管厚爱、容错激励,护航行稳致远。年轻干部选拔出来了,就要培养好、管理好,越是有培养潜力越要严格要求。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报告、提醒、函询、诫勉等规定。细化激励担当举措,发挥职务职级并行等政策激励作用,完善澄清正名、受处分干部重新使用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注重抓早抓小,深刻认识复杂环境挑战,前移监督关口,对苗头问题及时“咬耳扯袖”,防止小病成大患。有意识安排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历练,增强定力、提升斗争本领。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容错纠错程序,加强纪检、组织会商,科学界定情形边界,旗帜鲜明为探索创新、一心为公者撑腰,营造干事创业、宽容失误氛围。对政治、廉洁、担当、能力不合格者坚决调整,确保队伍源头清、素质硬。探索创新“精炼式”培养模式,聚焦核心能力,量身定制短期实践岗位,“导师制”帮带,实战化训练,强化过程管理和结果运用,形成常态化能力提升机制,让年轻干部逐渐成为干事创业的骨干力量。
(作者系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07-25 15:38:58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