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效能治理赋能发展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以高效能治理赋能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04 作者:毕启民
(作者系河南省商丘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实现基层高效能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商丘市扎实推进“五基四化”,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持续赋能。
抓好强基固本,筑牢基层治理基础。基层治理涉及面广、事务繁、难点多,基层党组织是解决一切难题的主心骨。把基层党组织锻造成坚强战斗堡垒,才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为基层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强保障。抓牢村、社区党组织“基本盘”,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深入推进“雁归工程”,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对培养成熟的优秀者,直接选拔担任支部书记,或进入村“两委”班子;深入推进城市社区“五星”支部建设,稳步提高“三星”及以上社区党支部的占比。抓实“两企三新”领域党建,持续推进“两个覆盖”,开展集中攻坚行动,全力打通新兴领域党建覆盖难、力量弱等堵点,促进党组织建设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抓紧资源服务管理下沉,深化“减县补乡”,推动编制下沉,进一步充实乡镇力量;深化“双报到”机制,引导万余名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完成乡镇职责清单制定,全市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4人,基层治理实现从“单兵作战”向“系统攻坚”转变。
突出健全机制,推动基层治理长效。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要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及时梳理总结提炼基层治理中的好方法、好经验,固化为务实管用的机制,推动基层治理沿着铺就的有效路径高效运转,形成常态长效,由“一时治”向“持久治”转变。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构建“乡镇(街道)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组织架构,全市划分网格两万多个,并配备好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实现网格管理全覆盖。完善法治德治机制,健全“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一人民调解员”制度,推动矛盾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化解;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行政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常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培育崇德向善的淳朴民风。完善风险化解机制,深化十大重点领域信访问题整治,实施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做好耕地保护、校园安全、问题楼盘化解、农民工工资保障等22件“底线事”,形成风险研判、风险通报、风险化解、工作指导、交办督办、履责问责工作闭环。
深化数智赋能,建强基层治理平台。在高度互联的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支撑。要敢于打破固化思维,着眼于基层多元共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推动信息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建强基层治理平台,切实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因子”,破除条块分割壁垒,将基层治理力量聚合在一起管好、用好,真正实现由“独角戏”转变为“大合唱”。贯通数据来源,围绕重点领域,将涉及的公安、网信、信访、应急等部门基础数据接入县级治理平台,精准分解到乡村,对网格员予以重点排查提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见事早、处置快。优化数据质量,根据数据来源和发生频次,细化为格源、政源、人源、网源、警源等18个高频事项信息源,接入县乡两级治理平台,突出隐患、矛盾等风险事项,避免无效信息。强化数据应用,将各类数据和信息源细分为安全生产、违法占地、邻里纠纷、校园欺凌等风险场景,通过风险态势主动提示、实时感知;实行“红橙黄蓝”四级预警,实时推送、限时办理;建立问题“发现—上报—交办—办理—反馈—评价—归档”处置流程,做到矛盾风险第一时间发现得了、控制得住、报告得上、处置得好。
(作者系河南省商丘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08-04 11:18:54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