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公文大赛一等奖写作“秘籍”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襄阳市检察院

公文大赛一等奖写作秘籍

——荐读湖北省襄阳市检察机关公文信息写作竞赛3名一等奖获得者王珂欣、李晨昊、田旭乾的写作心得(2025321日)

 

王珂欣:用心运笔,书写检察华章

 

此次有幸参加全市检察机关公文信息写作竞赛并获得荣誉,对我来说既是鼓励,更是鞭策。作为一名公文起草人,我深刻体悟到:检察公文绝非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法律思维的展现和法治精神的传递。以下三点心得,既是对过往写作的感悟,亦是面向未来的宣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留心学习是基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公文水平的提升要练好笔外功夫,日积月累提升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一是定向深耕,构建多元学习矩阵。以上级文件为政策指南针,党报党刊为思想风向标,最高检、省市检察工作报告、检察长会议等材料都是手边书,定期翻阅、认真研读、吸收借鉴。此次竞赛前,我重点学习了市委新春第一会精神、襄阳检察深化五个示范区创建相关内容等,竞赛中灵活运用,纲举目张。二是博观约取,通过三向对话打通知识壁垒:向上与经验丰富的领导前辈请教,横向与业务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向外从优秀作品中提炼语言表达范式,在勤学善思中拓宽视野、吐故纳新。

文章不写半句空,用心钻研是关键。公文信息是服务决策、反映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执笔时我常怀敬畏之心,逐步学会把握三个度:一要站位有高度。检察公文具备极强的业务属性,文稿必须紧跟时代脉搏、聚焦检察工作,将支点建设等上级部署作为行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大局意识融入字里行间;二要谋篇有尺度。在充分领会领导意图的基础上精心架构,做到主旨观点鲜明、任务举措务实、逻辑结构缜密;三要表达有温度。面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语气,面对法律同行说内行话,强化业务交流,面对人民群众说家常话,做到通俗易懂。

不待扬鞭自奋蹄,耐心琢磨是法宝。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公文之道贵在不断重复,成文后仍需经历三重关卡。一是质量把控关。自我检验时把准细节,对于格式、错别字等严格校对,恪守文经我手无差错的底线;同事互校时不厌其烦、反复推敲,一个读稿一个看,在相互协作下达到文稿零失误。二是深度复盘关。将领导修改的花脸稿视若珍宝,如同学生时代错题本般反复揣摩。每逢重要会议结束,我定会对照现场情况再修一稿,在总结反思中补不足、提素能。三是超前布局关,推动公文写作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引领的转变,培养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使文字成果既立足当下解决问题,又着眼未来指引实践,最终形成以文辅政的良性循环。

笔锋所至,皆是法治进程的注脚;墨迹流淌,皆为检察初心的铭刻。吾辈执笔人当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写作哲学,让每一份公文既承载时代的重量,亦闪烁智慧的光芒,更传递法治的温度,为襄阳检察机关深化五个示范区创建提供坚实笔力支撑。

 

李晨昊:以笔为舟奋楫检察征程

 

作为襄阳检察事业的一名奋进者,我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朝乾夕惕,功不唐捐的打磨沉淀,更在于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责任担当。本次竞赛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学习成长的宝贵机会,更为我找准以文辅政的坐标定位,给予我善作善成的奋进力量。

勤练笔:从要我写我要写。文字工作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以文辅政的本领绝非一蹴而就,必须胸怀对检察工作的持久热爱,始终将写作放在推动襄阳检察工作的落脚点上来把握,积学以储宝,才能厚积薄发。在这个过程中,我把握好宣传、信息等每一次练笔的机会,撰写前坚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框架,在重复的写作过程中形成对不同类型文稿的区分理解,持续打磨自身的文笔和写作技巧。本次竞赛中,所涉及的经验类信息、对工作提出下一步要求的讲话、跨区域协作的交流发言都是我曾写过的文稿类型,如此才能在紧张的竞赛时间中迅速理清思路,找对方向,及时动笔。

重积累:从研究到研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的底气源于知识储备的厚度,在搜集素材上下功夫,将日常储备与专题储备、临时储备相结合,才能做到成竹在胸。特别是公文文稿,表面上是文字组成,本质上却是对事物认识的结果,是实际工作的反映,需要研究上级文件精神、外部发展趋势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过后,再将其转化为文字,才能形成一篇求实、写实的文稿。这次竞赛中,我就利用好襄阳检察微信公众号的学习平台作用,将备考重点放在了学习文件精神上,围绕襄阳检察五个示范区创建,搭建文章的脉络,充实文章的血肉。

精修改:从一个人的稿子到一群人的稿子。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出的文稿不仅自己要反复琢磨,更离不开领导、同事们的修改与指点,这个过程不仅是文字的雕琢,更是思维的升级。在修改中,我特别注重三问:一问政治站位高不高,通过将花脸稿作为与领导沟通的重要平台,及时按照领导的反馈填补、修改内容,确保文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二问逻辑结构清不清晰,通过读校、放置等方式,边读边修改、沉淀后修改,确保文章结构严谨、内容简洁;三问语言表达是否规范,通过邀请同事阅读写成后的文稿,以客观的第三方视角重新审视其中的逻辑问题,确保文章不出纰漏。

站在新的起点回望,文字赋予我的已不仅是一项工作技能,更是载我奋楫于检察事业广阔海洋中的一叶轻舟。展望未来,我将把本次实训中沉淀的实践经验与思辨成果转化为工作动能,持续聚焦五个示范区创建笔耕不辍,为襄阳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更多文字力量。

 

田旭乾:乘舟载墨,文蕴检察担当

 

从校园里整日与电路、信号打交道的工科男,到单位中成天与公文、宣传接触的材料人。提笔写公文已有九年,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如今的从容执笔,我深知,每一份荣誉背后,皆是无数个日夜的沉淀与坚守。

正心态:心存敬畏,精益求精。日琢月磨文自老,字斟句酌体方工。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是材料人最应具备的品质。刚进院时,我起草了一篇文稿,自认为很满意,应该不会大改。结果领导阅后,几乎推倒重来。我十分沮丧,认为是自己能力问题。办公室主任一句话点醒了我:公文是直接展示单位工作成效的重要方式,千修百改是常态,一蹴而就的心态是对它最大的不尊重,只有心怀敬畏,才能写出好文章。自此,我学会将完成任务的心态转化为精益求精的追求。一次撰写民事检察工作材料时,我走近办案一线,和检察官一起,对文稿中的数据、案例、表述反复讨论,逐一完善。当这份文稿被采编进全省民事检察现场会材料汇编时,我在欣喜之余更坚定了信念。心态的转变,让我在枯燥中找到了使命感,在压力中激发了动力。

重积累:积土成山,汇流为海。胸中有丘壑,笔下自有神。公文的深度,源于日常的广度。为扩充知识储备,我关注了最高检、省市院和地方党委部门的微信公众号,经常翻看学习。我也常利用办公室工作的便利,翻阅领导讲话文件和各类党政期刊。遇到好的文章和金句就摘抄下来,在写作时借鉴、使用。正是由于日复一日的积累,我手上的资源越来越多,肚里的墨水越来越足,它们如同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赛场上从容应对的底气。

勤练笔:千锤百炼,方得始终。正如康旭平同志在《曾把天亮做信念》一文中所说,本事不够就只能多下功夫、多吃苦,以勤补拙熟能生巧是对如何写好公文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为磨砺笔锋,我走出办公室,跳出舒适圈,到各部门去找资源、讨任务。主动将自己刚写完的初稿交出来,请大家挑刺”“批评,帮助修改完善。同时,借阅各部门撰写的典型案例、经验材料、工作总结进行学习,主动帮助业务部门校稿、撰稿,让自己始终处在学、写、改的循环中,持续为自己充电”“加油。比赛过后,我忽然明白,所谓妙笔生花,不过是无数个笨功夫换来的水到渠成。

笔墨未歇,征程不止。荣誉是鼓励,更是新起点。公文写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未来,我将继续心存敬畏,用积累筑牢根基,用练笔突破瓶颈,用文墨书写担当,追寻属于一名笔耕不辍的基层检察干警的星辰大海。(来源丨襄阳市检察院)


27 09月

2025-09-27 22:05:54

浏览14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记者眼中的我们 我们眼中的记者 ——在“记者眼中的湖州”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南京大学法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