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雪域高原60年巨变的启示和思考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申论范文 讲话稿范文 领导讲话稿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求是》2025/17

雪域高原60年巨变的启示和思考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西藏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历经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西藏篇章。2025年8月20日,在西藏自治区迎来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庆祝活动,这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的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雪域高原为之振奋,西藏各族群众欢欣鼓舞。

西藏走上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自治区成立三个重要历史阶段。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羁绊。1959年,西藏掀起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开创了西藏各族群众掌握自己命运、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1965年自治区成立,西藏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西藏各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和发展机会,开启了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光辉历程。

新西藏脱胎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党和国家给予西藏政策倾斜和特殊关怀,中央财政补助每年增长,有力保障了西藏稳定和发展。在党的领导下,西藏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特点,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把个人所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建立起以农牧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伴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新的经济基础的建立,西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科学文化体制逐步建立,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西藏与全国一道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党中央根据西藏实际,先后召开5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一系列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国家直接投资建设项目、中央政府实行财政补贴、全国进行对口支援的全方位支持格局。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1978年到2012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从6.65亿元增长到710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75元增长到5719元,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反分裂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一大批优秀民族干部成长起来,西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5年8月21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图为游行的彩车通过布达拉宫广场。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西藏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8.9%;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7亿元,是1965年的1258倍,年均增长12.9%。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2.49万公里,川藏铁路全线开工,拉日、拉林铁路建成投运,“复兴号”飞驰雪域高原,青藏联网、川藏联网、藏中联网、阿里电网联网等4条电力天路相继建成,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市、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医疗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1年,人均预期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35.5岁增加到72.5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区50%以上的国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主要江河湖泊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落实,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深化,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今天的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生态良好、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60年来西藏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所取得的结果;新时代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英明决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也是全国各族人民无私支援、真诚帮助的结果,凝结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与劳动。60年跋山涉水、改天换地的非凡历程带给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启示一: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西藏发展进步的核心力量。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就没有西藏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西藏群众形象地说,“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西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启示二:必须始终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60年来,西藏坚持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对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不断夯实民族团结基础,“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理念深入人心。实践证明,只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保障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繁荣进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断夯实长治久安的根基,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启示三:必须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60年来,西藏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族群众从身边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深切感受到了党中央的关心和温暖,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谱写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生动篇章。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坚定各族群众心向党中央、感恩总书记、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启示四:必须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国情、区情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宗教活动健康有序,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保护,西藏在祖国大家庭中蓬勃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宗教政策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

启示五:必须始终坚持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24年中央财政对西藏的支持达2万亿元,西藏是全国唯一一个财政支出大于经济规模的省份。1995年实施对口援藏以来,各援藏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以及中央企业累计投入643亿元,实施援藏项目8200余个,有力助推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党中央的特殊关心、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度优势。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党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关系,坚持发挥援受双方两个积极性,把支援方的自身优势和受援地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借外力用内力,变“输血”为“造血”,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60年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已载入史册,更加美好的前景需要我们砥砺前行、共同创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亲赴西藏考察指导,两次主持召开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形成了以“十个必须”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西藏工作实际,深刻揭示了西藏工作的内在规律,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西藏工作的集中体现,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为2025年7月30日拍摄的拉萨河风光,河上的桥由近及远分别是连心桥、柳梧大桥、和美桥、青藏铁路拉萨河特大桥,这些桥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扮靓了城市的风景,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的侧影。新华社记者姜帆/摄

习近平总书记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写了“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贺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自治区党委将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词精神,全面落实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夯实西藏长治久安的基础。西藏稳定涉及国家稳定,西藏安全涉及国家安全。我们将持续深入做好反分裂工作、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警钟长鸣、警惕常在,以科学化机制和常态化、法治化理念,把维稳工作做在日常、做到经常、落实在基层,不断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工作主线,引导各族群众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按照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西藏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的辩证统一。我们将始终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事来抓,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严格落实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大气、水、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以南北山绿化为重点的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持屯兵和安民并举、固边和兴边并重,加快推进边境地区现代化。边境地区是国家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以解决稳边固边急需、反蚕食斗争急用、边民群众急盼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实施边境地区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深入推进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创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持续强化人口与经济支撑,不断加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加快边境地区现代化进程,为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作出积极贡献。


01 09月

2025-09-01 17:57:26

浏览22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持续激发经济回升向好的强劲动能 发展新就业形态须强化法治保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