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纵横)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讲话稿范文 领导讲话稿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纵横)

常少华

《人民日报》(20251024日第05版)

 

近期,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的为人民服务航标,因有人驾车漂移而遭到破坏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对此事件进行了立案调查,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罚。此前,有年轻人驱车2000多公里前往修复,感动不少网友。

这个印记,承载着我国空军的一段特殊记忆。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哈密成立。广袤的戈壁滩上缺少明显航标,飞行员面临迷失方向的危险。飞行教员与学员用铁锹等工具,刮除深色砾石层,露出浅色碱土,刻出为人民服务”“只争朝夕”“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5组巨型航标,以此帮助飞行员完成学习任务。我国一大批优秀飞行员,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今天,第八航空学校已成历史,我国空军日益强大,这些航标依然清晰可辨,奋斗精神也在代代传承。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尽管物质条件相对匮乏,但建设者们充满了拼搏的激情和对未来的希望。正是靠着这样的精气神,我国建成大庆油田、研制成功两弹一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建设者们在广袤大地上留下的印记,凝结着智慧与力量,承载着初心和热血,指引、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半个多世纪前,有人在戈壁滩上写下壮观的汉字,引导、鼓舞着为国奉献的军人。如今,年轻人自发修复航标,用善举维护历史记忆,也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这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是对精神的赓续传承。

历史遗迹是精神的有形承载体,也是生动的历史教材。保护历史记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历史遗迹得以更好保留,一代代人便能从中感悟精神力量、获得历史启迪。

(摘编自《湖北日报》,原题为《为人民服务的印记永不磨灭》)


24 10月

2025-10-24 13:27:22

浏览25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人民时评) 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