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员教育管理上“云端”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推动党员教育管理上“云端”
发布时间:2025-04-11 作者:谢忠阳
(作者系湖南省娄底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核心提要
●聚焦时代要求和党员需求,对浏览量、完播率、停留时长等重要指标进行大数据分析,勾勒党员“学习画像”,全面、动态地掌握关注热点、兴趣偏好、知识盲区,对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党员“量体裁衣”推送学习内容
●利用网络平台延展管理半径,依托微信、微博、“学习强国”等载体,通过线上会议、发帖互动、直播课堂等方式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有效解决流动党员分布广、线下集中学习难等矛盾,确保组织生活不停顿、党员管理不放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健全党员在岗离岗、网下网上、平时应急的作用发挥机制。面对千万党员上网、千行百业“触网”的数字浪潮,组织部门需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以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效为主线,走出一条集“宣、学、管、联”于一体的智慧党建新路子,让党员时刻感触组织脉搏、感知组织温度、感受组织力量。
打通党员教育“最后一米”,让有深度的内容有热度。党员教育踏上信息化时代节拍,守正是大前提,创新是大方向,引流是大趋势。无论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党的创新理论,还是传播红色文艺作品,没有大流量就难以汇聚正能量。以用户思维强化吸引力。互联网是争夺注意力的战场,只有把党员定位于用户,才能找准战场坐标。直击“需求侧”真正痛点,聚焦时代要求和党员需求,对浏览量、完播率、停留时长等重要指标进行大数据分析,勾勒党员“学习画像”,全面、动态地掌握关注热点、兴趣偏好、知识盲区,对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党员“量体裁衣”推送学习内容,杜绝“老少一锅煮”“大水漫灌”“你说我听”等现象问题,实现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党员履职尽责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以粉丝效应增进互动感。粉丝效应是基于情感认同和价值共鸣的群体行为现象,也是增强党员学习“黏性”的重要方法。注重“平等式交流”,着力打造符合互联网认知、价值、表述特点的话语体系,精心策划具有鲜明特色的“爆款”网络活动,多讲“微故事”,善借“活教材”,少些“高大上”的理论和抽象化的概念,多用党员听得懂的“时代语”阐述党的宗旨。以碎片策略提升成效性。探索“化整为零”工作思路,在篇幅时长上做减法、在学习内容上做加法、在传播效果上做乘法,根据党员在不同行业、不同时段情况,见缝插针地安排学习内容,让小视频、短音频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形式占据更多方寸屏,使网上党校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的“第二课堂”。
构建党员管理“立体矩阵”,让有力度的规范有实效。党员管理是提升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当老办法遇上流动党员管理难、不合格党员处置难、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难等新问题,必须以党员管理的系统性重塑推动整体性变革。从严抓“点”,实现身份进得来更出得去。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政治体检”,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新途径。构建数字化党员考核体系,推动组织生活一网管理、党员发展一路纪实,让日常表现可量化、可评价、可感受。建立数字准出机制,加强限期改正、劝其退党和除名等不同组织处理的信息更新和联动管理,填补各地区、各部门间的信息鸿沟,推动考评更高效、更公开、更透明。串点成线,实现力量散得开更收得拢。社会化大分工背景下,党员分散到各行业、各角落,数字纽带成为串联力量的重要工具。利用网络平台延展管理半径,依托微信、微博、“学习强国”等载体,通过线上会议、发帖互动、直播课堂等方式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有效解决流动党员分布广、线下集中学习难等矛盾,确保组织生活不停顿、党员管理不放松。提质扩面,实现平台建得好更铺得开。推动各级各类网络党建平台少而精、更管用,就是在用实实在在的减负为基层赋能。力争上下“一张网”,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在积累丰富试点经验基础上,自上而下地推进平台建设,做到“一把钥匙开千把锁”。
精准匹配群众“个性需求”,让有温度的服务有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云端”,方能更贴近人民的“大地”。构建全方位网络服务响应体系。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尤为重要。全面整合现有资源,在不增加大投入、不搞大建设的前提下,横向加强与政务部门的协作配合,纵向畅通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推进党建、治理、服务网络“多网合一”,持续开发信息化条件下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限的功能模块,推动各项服务更主动、协同更有力、处置更高效。探索大数据纾解民生痛点模式。大数据在感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具有搜得快、瞄得准、挖得深的显著优势。充分收集分析各行业、各部门海量信息,实时掌握教育、医疗、就业等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问题,为党组织制定政策、分配资源、分解任务、跟踪问效提供“硬核”智力支撑,推动惠民暖民由“经验驱动”向“数据说话”转变。打造数智赋能基层治理新格局。用数智赋能基层治理,更好感知运行态势、凝聚群众合力、提升治理水平。推广村级事务管理小程序等智治平台,拓展服务和治理场景,由党员带头、群众携手,推动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将各项工作成绩单实时“晒”到“云端”上、“晾”在群众眼前,着力破解“你干你的”“我看我的”局面,共筑党群命运共同体,共破发展揪心事、烦心事、忧心事。
(作者系湖南省娄底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04-11 16:36:39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