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治理“声”入民心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让基层治理“声”入民心
发布时间:2025-11-21 作者:申希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北京市房山区星城街道立足新时代首都发展战略定位,打造“星城好声音”党建品牌,聚焦居民诉求响应、群众议事参与等基层治理难题,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为中心、以实事为抓手,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推动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符合城市内涵式发展要求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桥头堡。党建是基层治理的根本保障,建强组织体系是打通治理“神经末梢”的关键抓手,既能破解基层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痛点,又能推动治理效能直抵“最后一公里”。星城街道充分发挥党领导议事协商的组织优势,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基层治理四梁八柱,吸纳网格员、楼门长、退休干部担任“社区发声人”,依托街道级社区发声人微信群、社区级发声人工作站,让党的组织触角从街道延伸至社区、从网格深入楼栋,扎根千家万户。以“星城好声音”党建品牌为载体,建立“社区发声人点单、街道工委派单、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领单”机制,结合党建协调委员会、网格治理、“线上+线下”诉求受理等举措,街道工委领导班子提级调度群众意见,整合政府、社会、志愿者等治理要素,推动“群众提”与“党建统”有机融合,实现诉求未诉先办、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
密切联系群众,搭建共建共享连心桥。密切联系群众是基层治理的生命线,无论是上情下达促政策落地,还是下情上传提决策效能,都离不开同群众的交往配合。上情下达的关键在“传”“解”并重,既要创新传递方式,用群众易懂语言、易接受渠道将政策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生活指引,也要做好本地化适配,结合基层实际细化措施。星城街道依托“社区发声人”人熟地熟优势,打造政策宣讲“传声筒”与民情收集“信息员”队伍,推动商业综合体与新业态群体联动、组建“银龄守望”为老服务联盟等,让优质资源直达群众“家门口”。下情上传的核心是打通政策沟通壁垒,避免政策制定成为“空中楼阁”。星城街道以社区发声人党员群体为骨干,结合干部包联、离案工作法开展调研,主动敲门对接群众需求,形成“从群众中来、到决策中去”的管理闭环,让政府决策更贴合实际、切中期待,实现政策效果与群众满意度双向提升,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让基层治理聚民意、暖民心。
办好民生实事,筑牢惠民利民压舱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是民生工作的核心导向,星城街道以“社区发声人”为纽带,构建“发声人收集—街道研判—科室响应—结果反馈”闭环,推动民生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未诉先办,让政策资源聚焦群众迫切需求,拉近政民距离,夯实民生底线。“社区发声人”秉持实干导向,通过机制化干部联群、效能化政务优化、常态化特殊关怀,破除民生服务表面化瓶颈,避免政策空转、消除服务“温差”,增强群众对基层组织的归属感,推动群众主动参与治理,形成“政府服务群众、群众支持治理”的良性循环,为基层治理注入稳定可持续的动能。
(作者系北京市房山区星城街道工委书记)
2025-11-21 22:19:39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