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以传统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以传统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5-11-17 作者:曾祥波

(作者系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党委书记)

 

清光绪年间,坐落于现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的灵应寺内乞者与僧侣杂聚,临冬渐寒,僧众皆不能暖,与王姓氏族争邻山木柴。氏族势盛,族人德品良莠不齐,但族长王明芳知晓寺庙济世吃力,便将族内多余的柴山施予寺庙,并立下刻有天理良心四字的信誓界碑,敦促族人遵守天理良心,立碑为信,势大无欺。时至今日,这座天理良心公平诚信碑,仍然屹立在濯水古镇街坊。诚信石碑是自古以来濯水人民事事循天理、处处讲良心的实物例证,也是一种历久弥坚的文化自信。近些年来,濯水镇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挖掘传统治慧,把天理良心的本土公平诚信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逐渐形成文化引领民生服务工作新机制,绘就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画卷。

传承传统创新品牌,德治入题让群众遇事零顾虑。把做事须循天理,为人且问良心的本土公平诚信文化融入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沁润引导群众讲道德、讲法理、讲公平诚信。倾心打造天理良心调解室作为党员亲民干事的平台,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打消当事人心理顾虑,使其敢于直面问题,促进矛盾纠纷取得实质性化解,并将党员骨干纳入调解员队伍第一梯队入驻调解室,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使得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消灭于萌芽。实践表明,相较于面红耳赤对簿公堂,这种以文化人的调解氛围更接地气,人民群众更乐于接受。自调解室成立以来,全镇共调处矛盾纠纷800余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9%以上,成功化解历史遗留重点问题13人次,全镇形成了做事须循天良,为人且问良心的清朗民风,社会治理秩序持续向好。

多位协同融合品牌,共同答题让群众办事零障碍。以治理为基,服务为本,深入实施大抓平安、抓大平安,共治共享、全域平安工作,推动治理资源整合、治理主体协同、治理效能提升。2023年以来,在镇党委统筹下,调解室作为链接和服务群众的桥头堡,将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政府职能部门与群众密切的工作内容逐步融入受理范围,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和职责清单,实行平安法治办固定入驻,职能岗轮驻(轮值班),职责岗随叫随驻和退休党员、人大代表和乡贤达人等常驻,构建了一岗在线,通盘受理,窗口吹哨,部门响应,多元参与机制。同时,还将所有受理事项接入镇“141”基层智治平台,促成传承+品牌+智慧兼容,形成党委领导下的多元参与、分工明细、抱团协作共享共治良好局面,实现群众办事零障碍,治理效能随之明显提升。

延伸阵地耕植品牌,源头接题让群众解事零距离。以天理良心文化为基础,形成三看两学一诺天理良心调解工作法。其中,三看即一看古镇变化了解天理良心,二看红色史迹读懂天理良心,三看诚信家族故事坚守天理良心;两学学规知准学法明理一诺即参与调解的各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共同承诺讲天理良心,实事求是。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凸显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深挖天理良心调解室的品牌影响力,以全复制的方式推动品牌全覆盖,在全镇各村(社区)党组织或党群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天理良心调解室,将天理良心调解工作法和相关配套协同机制下沉到村(社区)基层,让好品牌在基层生根发芽并产生积极效应,致力实现群众有事就地受理,群众解事零距离。

专业队伍强化品牌,规范答题让矛盾纠纷零上交。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主导,落实镇级一庭两所(法庭+司法所+派出所)责任,以法治兜底为调解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和专业支撑。譬如,通过引入法庭法官、检察官、派出所和司法所等法治专业力量,指导矛盾纠纷化解,明确法律依据,规范调解流程和调解档案。建立庭前调解、检察官调解、民警调解、律师调解等联调机制和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机制,丰富群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渠道,形成专业性与多元性互补,进一步强化调解工作的公信力和专业度,切实做到有德有理有法地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作者系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党委书记)


17 11月

2025-11-17 22:13:22

浏览9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想才所享”打造人才社区 为基层减负“造船架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