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一日聚”为何受欢迎
纵横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7日第05版)
“百元一日聚”为何受欢迎
谢飞君
前不久,“百元一日聚”模式引发热议。这一业态以人均百元的价格,为老年人提供两餐、娱乐、社交等服务。
“百元一日聚”的本质,是对老年群体需求的精准捕捉。服务亮点在于,从只关注老年人基本生活,转向满足老年人对社交、娱乐、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例如,套餐制餐饮和免费棋牌室,为老年人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组织的防诈讲座、同学会等活动,满足了老年人对情感联结的精神需求。
站在商业角度看,活动确实能形成闭环:通过线上预订锁定客源,精准控制食材损耗;利用午晚餐间的闲置时段摊薄成本;以高复购率和口碑传播降低获客成本……这种策略,让企业保持微利,让老人享受实惠,形成“双赢”。
这一模式的价值不止于商业创新,也在于社会价值,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养老服务的空白。对于健康且有社交需求的老年人,日托中心侧重照护,老年大学偏向学习,“一日聚”则创造了“轻养老”场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孤独、重构社交网络。这是银发经济待挖掘的部分——让闲置资源对接真实需求,开辟新的消费增长点。
新业态的成长也面临考验。尽管“微利可持续”,但低价策略对供应链管理和运营效率的要求极高,一旦客源有波动,如何在低价的同时保证用户体验,是不小的考验。其次,虽然企业目前承诺“不充卡”,但仍需警惕旅游、农产品销售等衍生业务存在套路。
“百元一日聚”的启示在于,洞察老年人真实需求,才是银发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如此,企业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将构建起有温度的老年友好消费生态,银发经济也会有更多可能性。
(摘编自《解放日报》,原题为《“百元一日聚”走红这样的双赢应该更多》)
智能公共设施不能“失能”
邱凌
AI跑道、智能骑行、充电座椅……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园安装智能设施。但生活中,不少智能设施维护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比如,有的公园设置集电地板,游人踩上去即可触发雾森系统,边走边给植物浇灌;有的配备了心率柱,游客只需双手握住感应片,显示屏就能报出心率并给出相应运动建议。可由于长期缺少维护,部分设备已几近荒废。尤其很多口袋公园本就空间有限,设备占了地方却无法使用,客观上造成浪费。
拥抱智能化浪潮,公园解锁“AI新体验”的尝试值得肯定。但也要看到,智能设施维护不到位,暴露出公园在管理方面存在短板。事实上,很多智能设备的技术本身还不够成熟,一些公园只顾尝鲜,没算明白日常运营维护的账,结果后续维护管理成了麻烦。拆除设备意味着前期投入“打水漂”,还需要重新规划拆除留下来的空间。不拆则有碍观瞻,维护又力不从心。
建设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公园虽只是一方小天地,同样承载着人们对于城市更宜居、更智慧的向往。打造智慧公园,关键还是要因地制宜。如何在成本可控、运维可持续的情况下更新设施,如何使新建设施的外观、风格与原有人文自然景观相协调,方方面面都要考量到位。归根结底,建设智慧城市得围绕“人”这一关键要素做文章。以人为本,重视实用,智能设施才能用得好、用得久。
从柴米油盐到决策运行,“城市大脑”不断扩容,能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智慧之城正逐渐变成现实。让各项建设向实向细推进,城市之“智”将点亮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北京日报》,原题为《智能公共设施“失能”谁来管》)
2025-04-07 17:44:13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