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坚持”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量
以“三个坚持”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量
颜复 字数: 2002
《 学习时报 》( 2025年11月03日 第 04 版 )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员教育培训是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的关键抓手。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充分发挥周恩来总理诞生地、新安旅行团发源地、红色资源富集地的独特优势,建立健全分级分类指导、精准精细施教的教育培训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砥砺奋进。
坚持基本培训与地区实际相结合,持续提升政治引领力。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工作,必须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一是深化主题主线。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党员教育培训最突出位置,统筹安排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在党校主体班次比重不低于每学期总课时的70%,做到逢班必设、开班首讲。多形式、全方位推动广大党员深学细悟,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二是深挖时代价值。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充分挖掘周恩来同志故居、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等红色资源,开发“周恩来的家国情”“新安旅行团”等22个精品课程,推出“走近人民总理周恩来”“承继革命传统”“廉洁文化之旅”等8条精品教学路线,推动广大党员从中汲取力量,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三是深耕要素载体。围绕党员队伍政治能力提升,进行教育培训资源“供给侧改革”和“本土化改造”,科学编制“国资大讲堂”等重点计划班次80个,专题设置党的建设、文旅融合等特色课程39个,组建85名由“翔宇先锋”“红色主播”“百姓名嘴”等组成的师资队伍,串联453个党群服务中心、“淮新驿站”等点位阵地,全面构建党员教育培训的“四梁八柱”。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主抓相结合,更好提升因材施教精准度。党员的身份类型逐渐增多、分布领域逐渐扩宽,党员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流动也愈加频繁,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效必须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一是构建分级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区级层面示范领学、镇级党委兜底促学、基层党支部精准送学”的协同培训机制。区级层面聚焦党组织书记“关键少数”,举办培训班30期,推动“头雁”先学深学、示范带学;镇级党委动态化管理党员参训情况,实行“一人一档”跟踪管理,举办各类集中性培训360余期,做到“应训尽训、不重不漏”;基层党支部聚焦流动党员、特殊群体、年老体弱党员等创新“返乡共学”“线上推学”“上门送学”多种模式,破解参训难题。二是创新分类培训模式。坚持靶向施训、精准赋能,围绕农村党员、城市社区党员等6类党员群体,蹲点调研118个基层党组织,以座谈了解、随机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梳理出“产业技能缺、治理方法少、群体凝聚力弱”等个性需求,定向实施“振兴旗手话集体经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新兴领域先锋培育”等行动。根据不同领域党员活动范围,设置“田间课堂”“车间课堂”“驿站课堂”等6类实践教学点36处,实现“家门口学本领,实践中强能力”。三是强化全面覆盖质效。坚持“全覆盖、分层次、重实效”原则,构建“督学—评学—践学”闭环链条,推动党员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提升”跃升。区级层面常态化“推门听课”,从课程质量、师资水平等维度督导问效,倒逼培训提质。各级党委(党组)采取学员论坛、分组研讨等形式,多维度评价学员学习情况,并通过学员满意度测评,动态调整培训课程和遴选师资队伍。
坚持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用转化融合度。培训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应坚持长期有规划、年度有计划、实施有方案、执行有规则,将规划细化为计划、实化为方案,以教育培训的统筹推进,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勇挑大梁,积极投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一是融入年度计划。将开展党员基本培训质效纳入年度党的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制定《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规划任务分解》《党校基本培训方案》《党员、干部、公务员、人才年度专题培训计划》,部署6个方面18条重点任务措施,逐项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提出覆盖目标、量化标准要求,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二是融入中心大局。紧盯发展需求、攻坚重点、改革难题,紧跟重特大项目攻坚、县域经济发展、县中振兴等中心工作,紧扣党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要求,开展工业经济、招商引资等主题培训,牵线一批企业与驻淮专业院校合作开设“定制班”,定期选派党员干部赴经济发达地区、行业头部企业培优锻炼、跟岗实践,进行定向培养。三是融入日常经常。深化学习教育好经验、好做法,采取“主课堂+分课堂”、线上线下相融合、直播录播相结合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一贯到底、直达基层的教育培训。搭建乡村振兴、“温暖治理”等4个实训平台,开展“跨越赶超锋行有我”主题实践,帮助广大党员成为联系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推动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委书记)
2025-11-03 22:25:33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