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把握“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辩证法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辩证法

梁燕晓 字数: 1441

学习时报 》( 20251010日 第 01 版 )

 

有所为是发展,有所不为也是发展,要因时而宜。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抉择,到青海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把脉定向,再到科技领域凝练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的战略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发展把脉定向,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有所为有所不为是立足于的动态变化、精准取舍。有所为是以历史主动精神锚定方向,在事关长远的领域主动作为、集中攻坚。有所不为是以战略定力克制盲目冲动,对偏离全局方向、超出自身能力的事项坚决舍弃。有所不为是以的主动有所为,并且随着形势的变化进行转化。进退取舍之间,是不为的科学考量,是根据自身实际在大局中找准定位,以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在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中敢作为、善作为。

有所为关键在于找准方向、聚焦重点,既敢为善为,确保每一份有为都精准对接发展需求与国家大局。有所为的前提是分清应为”“可为的判断标准,符合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自觉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不偏离全局方向。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所为不能局限于一亩三分地的局部利益,要具备系统观念与战略眼光,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将地区和部门工作的小为,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大为之中。例如,部分地区为守护生态环境,短期内关停高污染项目,虽暂时影响了经济增速,但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局看,却换来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红利,为老百姓和子孙后代提供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种,正是立足大局的长远之举。认准了符合标准、契合大局的事后,既要敢为,克服畏难情绪,把握发展时机,避免畏首畏尾、错失良机,防止有所为沦为无所作为;也要善为,讲究方式方法,结合实际优化路径,不做蛮干盲干的无用功,确保的效果最大化。

有所不为核心是守住底线、规避风险,通过主动,为有所为腾出资源、留出空间。有所不为绝不是消极不作为、躺平摆烂,而是通过战略研判主动规避乱作为的一种积极作为。一方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确定发展思路。尊重现实、量力而行,既对接党和国家政策的天线,也扎根本地区本部门资源禀赋的地线。不符合国之大者的事,即便短期有利,也坚决舍弃,不与国家战略背道而驰;不符合一方水土的事,即便看似光鲜,也果断放弃,不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硬撑。适宜的才是健康的,如果水土不服,再好的产业也是无本之木,开不出繁花、结不了硕果。另一方面,克制乱作为的冲动。坚决抵制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诱惑,不在不该为、不能为的事上赶鸭子上架,不盲目铺摊子、搞撒胡椒面式投入,不追求短期显绩、忽视长期潜绩,不牺牲生态环境、民生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数据。这些不为,本质上是对发展规律的敬畏,是对急功近利的克制。

真正的不为殊途同归。我们要深刻认识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该有所为时敢为善为,在该有所不为时保持定力。既有胸怀国之大者的格局,不被一时一事所扰,也有立足一方水土的务实,不盲目跟风、不脱离现实,以有所为把牢方向、聚焦重点,以有所不为守牢底线、守好边界,在取舍之间找准发展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注入新动能。


10 10月

2025-10-10 09:20:50

浏览16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正确看待“过紧日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