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组织力量写好“三篇文章”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凝聚组织力量写好“三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5-04-11作者:何峰
(作者系浙江省武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亲自擘画实施“千万工程”,引领浙江走出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之路。武义县将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缩小“三大差距”,聚焦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整合组织资源,为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贡献力量。
强化组织统筹助力“强城”提能。始终把“强城”摆在首要位置,着力强化党建统领、县域统筹,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城市能级攀升。聚力攻坚大项目。县乡联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制度,推进“支部建在项目上”,全力保障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属地、部门、国企协同,健全日常会商、问题联动调处机制,完善项目一线吹哨、机关部门报到等机制,推动干部人才资源向改革发展主战场集结,助力重大工程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早投产。聚焦保障产业链。围绕电动工具、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制造业产业链,建立党建联建协调机制,串联链上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党组织,合力推动产业链发展。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为牵引,迭代“周末科学家”“驻企专员”等主题服务活动,强化“政校行企”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实现人才、资源、成果互相打通,促进产业协作、做强产业经济。聚势建强发展轴。构建以县城为关键支撑、中心镇为桥梁纽带、重点村为重要节点的党建示范发展轴,健全县领导直接联系、党政“一把手”牵头主抓工作推进制度,搭建项目推进会、“挂牌亮榜·争星夺旗”等赛马平台,进一步统筹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构建党建联建、产业共营、利益同享的新型空间单元。
强化组织引领助力“兴村”提质。坚持把“兴村”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破题之钥,着力深化党建联建、镇村协同,推动乡村资源盘活、产业提质,全面激活强村富民内生动力。政治领航把方向。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员干部必修课,开设“乡村夜校”“田间课堂”,推动理论学习与乡村实践深度融合。坚持深化“后陈经验”,规范村级权力运行,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五议两公开”全过程记实制度、村务监督特聘委员等制度,推广“邻舍家”村级议事协商平台,确保群众参与权、监督权。组织赋能强根基。扎实开展“武川雁阵”培优计划,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创新村党组织书记变动交接机制,全面推行选后“开门一件事”,确保换届不换挡。深化“红领新青年”品牌,推动“青年委员”培育计划,加强基层带头人队伍专业化培养、年轻化建设、梯队化储备,夯实乡村振兴底盘。片区组团拓路径。因地制宜组建共富片区“大党委”,引领乡村组团发展,推进片区组织联建、发展联促。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围绕有机茶、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主导产业,做好强链补链文章。深化共富工坊建设,搭建田园综合体、研学基地等“村企共建”平台,大力发展农事体验、非遗研学等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跃升。
强化组织协同助力“融合”提速。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着力打通要素交换、优势互补、人员流动等渠道,推动人口集中、服务集成、资源集聚。资源互补促区域协调。迭代深化新型帮共体建设,实施县域“山海协作”工程,推动相对发达街道、工业重镇与山区乡镇开展结对共建。通过县内飞地、资源入股等方式,谋划更多切实可行的共建项目盘活农房、山林等闲置资源,实现城乡互补、山城共赢。服务集成促共治共享。迭代下山集聚搬迁升级版,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让城乡享受同等服务,聚焦学有所教、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等民生关切,牵引机关部门、社会组织、国有企业等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组织开展“民生大篷车”、送戏下乡、公益暑托班等服务活动,推动各类民生服务资源集成贯通、下沉一线。人才进乡促双向成就。引导城市人才下乡创业,通过政策吸引一批、市场培育一批,着力打造以乡村CEO、农创客等为代表的新农人矩阵,用好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等资源,让越来越多人才集聚乡村、共建乡村,充分激发“人才点亮乡村、乡村成就人才”的发展效应。
(作者系浙江省武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04-11 16:38:35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