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一起干 事事都好办
县乡一起干 事事都好办
作者:郑应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长期以来,权责匹配难、资源下沉难、乡镇统筹难、县乡协同难、活力激发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导致“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直接影响基层治理效能。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以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为牵引,深入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着力构建党建引领、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格局,呈现出“县乡一起干、事事都好办”的生动局面。
以治铸基,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党的领导,是基层治理的方向所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实现基层善治的力量所在。要立足于“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强化党对基层治理的统领力。从创新抓手载体入手,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健全常委会定期研究、月度会交流经验、述职会专项比拼等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从提升基层统筹能力着眼,赋予乡镇指挥协调权、资源调配权、管理监督权、人事考核权,强化动态用编保障,让乡镇执法有权、治理有力、服务有效、发展有为,全面把乡镇党委这个龙头挺起来。从强化基层党员服务群众发力,创新推行组团联村、两委联格、党员联户“三联工程”,加强村党组织书记“两头”管理,明确党员“四严四紧”标准,激发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神经末梢和骨干力量作用,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
理清职责,重构县乡权责职能体系。基层治理中有时出现“县压乡、乡逼村”的情况,什么事、什么活都要乡村干,其主要问题在于县乡权责不清。要推进县级部门与乡镇(街道)之间的职责重构、资源重配、体系重整,全力克服无序忙乱怪象,让乡镇“干该干的事,做该做的活”。梳理形成“属地管理”清单,明确市场监管、规划管理等68项重点领域事项,清晰部门与乡镇之间职责,依单履职、依单管理、依单问责,实现清单之外无“属地事项”,列明之外无其他工作责任,避免部门以“属地管理”为名甩锅乡镇,有效减轻乡镇负担,实现从“疲于应付”到“轻装上阵”的转变。创新基层“一件事”集成联办,梳理确定违章管理、农民建房等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22项“一件事”,建立处置会商、扁平协调、考核评价机制,探索乡镇(街道)和部门“双向考评”,推动县乡协同、高效联办,确保事项处置到位,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做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个面”。探索“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把原属于部门的335项执法事项全部下放乡镇,另有254项按需下放,赋予乡镇更清晰、更直接的执法权限,实现“越到基层越综合、越集成”。推行便民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把群众所需、乡镇能接、部门可放的便民服务审批事项直接下放给乡镇,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篱笆墙”“断头路”。
整体联动,推进县乡协同高效运转。建立一体协同指挥体系,实现县乡村三级扁平高效、矩阵联动。县级层面建强社会治理中心,迭代升级运行监测、矛盾调处、分析研判、协同流转、应急指挥、督查考核等六大功能,开发重点事“日清日结”场景应用,实现重大事项统一指挥、决策调度、指令直达。乡镇层面做优“基层治理四平台”,由社会治理“单跑道”向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全领域”转型,上联县级社会治理中心,下联村社网格。村社层面做实网格底座,出台网格建设20条意见,强化网格力量配备,创新网格“格里清”制度,全面提升网格平战转换、快速响应能力,让群众有困难找网格、有需求找网格、有问题找网格,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里办”。
(作者系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3-04-22 17:39:06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