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露脸”正道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守住“露脸”正道
发布时间:2025-11-14 作者:于辉
个人“出彩”凌驾于事业全局之上,领导“注意”等同于工作成效,这样的“露脸”,实为信念“变脸”,距离“丢脸”仅一步之遥。百姓心中有杆秤,是衡量干部的一道公正的刻度,能称量出每份政绩的真伪与轻重
“有的人觉得无声无息、埋头苦干,最后得不到认可。要想得到认可就要出头露脸,最后变成出头露脸就是工作、就是政绩,这是私心杂念在作怪。”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直指扭曲政绩观的病灶所在。党员干部的“脸面”,不靠虚浮装扮,而是靠党性修养和实干担当立起来的。恰如鲁迅先生所刻画的“脸之界线”——落线之下,谓之“丢脸”;超线之上,方称“露脸”。这一线丈量宗旨深度,检验党性纯度,更昭示着荣辱转换的内在辩证法则。
现实中,少数领导干部醉心于在聚光灯下“表演”,热衷于在领导跟前“刷存在感”,对百姓的急难愁盼却视若无睹,甚至为求“露脸”弄虚作假、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究其原因,是“露脸”的驱动力由服务人民变为了博取私名、邀宠求进,个人“出彩”凌驾于事业全局之上,领导“注意”等同于工作成效。这样的“露脸”,实为信念“变脸”,距离“丢脸”仅一步之遥。党员干部要将为民造福作为最根本的政绩标尺,须臾不忘拂拭初心明镜,在纷繁世相中锚定航向,时时叩问灵魂:所求者,究竟是百姓心中的不朽丰碑,还是喧嚣一时的过眼浮名?
守住“露脸”正道,关键在于校准价值坐标、矢志实干担当。党员干部怀揣进取之心,以实干实绩赢得认可、获得称誉,本在情理之中。然而,争先创优绝非镁光灯下的浮华掠影,而应是百姓心头的深刻烙印与大地之上的坚实足迹。它根植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境界,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气度和“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担当作为。要牢牢锚定“干成事、惠民生”的价值原点,坚持问题导向,多在矛盾集中、情况复杂的第一线露脸,直面问题不回避,化解矛盾不推诿,在攻坚克难、纾解民忧中彰显担当、砥砺本色。要把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沾泥土、带露珠的民声,沉入工厂车间办实事、解难题,务必让政绩真正经得起群众检验和历史评判。
根治“虚假露脸”歪风,必须用制度铁规保驾护航。要推动党员干部明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政绩”,大力倡树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营造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既看显绩更重潜绩,既听汇报更察口碑,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一时更考一贯,让“老黄牛”式干部有奔头、受尊重,让“作秀派”干部没市场、遭唾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搞形象工程、弄虚作假的行为零容忍,让“丢脸”者付出应有代价。
历史是最好的裁判官。任何脱离群众的“露脸”,终将被历史嗤笑;任何背离实干的“政绩”,必遭时间审判。百姓心中有杆秤,是衡量干部的一道公正的刻度,能称量出每份政绩的真伪与轻重。要深悟“露脸”与“丢脸”的辩证法则,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将个人发展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把成长进步的渴望转化为为民造福的炽热实践。唯有在实干中彰显价值、在奉献中赢得尊重,方能使干部形象立于坚实大地之上、铭刻在群众心中。
2025-11-14 22:42:13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