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勇挑大梁的铁肩膀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锻造勇挑大梁的铁肩膀
发布时间:2025-09-05作者:胡毅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核心提要
●要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树立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拆弹在前”的预见性,统筹抓好防风险、除隐患、优治理、保稳定等工作
●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是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直接体现。党员干部要拿出敢闯敢拼劲头、激发担当作为热情,摒弃患得患失的思想顾虑,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束缚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淮安作为江苏一分子,承载着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扛好挑大梁共同责任是义不容辞的使命。挑大梁、勇争先,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组织部门要挺膺担当、靠前服务,着力锻造素质过硬、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扛好挑大梁共同责任,政治上要靠得住。政治素质是干部的核心素质,是干部履职的首要条件。坚定政治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提升政治修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传承周恩来“六个杰出楷模”崇高风范,从刘老庄连等丰富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赓续红色血脉。强化政治历练,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把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作为磨砺成长的舞台,主动经受大战大考,多接“烫手山芋”,多做“热锅上的蚂蚁”,用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诠释政治上的可靠。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周恩来总理诞生地、新安旅行团出发地、红色资源富集地的独特优势,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扛好挑大梁共同责任,品德上要能服众。干部的德,既体现在个人品行上,也体现在工作操守上,更体现在为政官德上。党员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处理好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干事创业中锤炼品德修为。立诚实守信之德,坚持表里如一、有言必行,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始终坚持“在项目签约前做到心中有数,在项目签约后做到说话算数”。立大公无私之德,永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面对低效用地处置、老旧小区整治、信访积案化解等历史遗留问题,敢碰硬、勇揭短,主动“新官理旧账”,多做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立艰苦朴素之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习惯过紧日子,倡导“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办成事”,凡事算好账,注重投产比,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组织部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健全防止搞“花架子”、做“半吊子”的工作机制,切实防止不按规律办事、盲目大干快上的政绩冲动,不顾财力、无视风险、盲目举债的投资冲动,“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项目卷土重来、“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项目冲动,只追新兴产业风口、不顾传统产业升级的不当倾向和冲动。
扛好挑大梁共同责任,能力上要本领强。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没有铁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党员干部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聚焦现代化建设目标,完善科技创新、现代金融等知识体系,在招商选资、项目帮办中壮筋骨、长才干。要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用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解决好就业创业、医疗教育、“一老一小”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做好兜底保障、精准关爱,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要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树立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拆弹在前”的预见性,统筹抓好防风险、除隐患、优治理、保稳定等工作,坚决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组织部门要聚焦解决“干部会不会干”问题,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专业水平。
扛好挑大梁共同责任,担当上要敢扛事。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是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直接体现。党员干部要拿出敢闯敢拼劲头、激发担当作为热情,摒弃患得患失的思想顾虑,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束缚。放大改革攻坚行动引领效应,因地制宜抓好县域经济、开发园区、国资国企等领域改革,自觉做“价值判断”、大胆行“突破之举”。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多到工厂车间、社区街巷、田间地头等一线解剖麻雀、接访会办,深入开展“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问题整治,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向治本深化。坚持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的工作追求,咬定目标、善作善成,保持好势头、提升贡献度,努力把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组织部门要树牢实干实效的“风向标”,深化运用容错纠错、风险报备、澄清正名等机制,为“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科学论证、集体决策、及时止损”的干部撑腰鼓劲,切实以组织担当作为促干部敢为善为。
扛好挑大梁共同责任,清廉上要作表率。党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则社风明。党员干部要自觉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省吾身。依法依规用权,严格按党性原则、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办事,自觉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既不为“清”而拒企千里之外,也不因“亲”而与商勾肩搭背,推动形成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找人”的常态。严守纪律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远离各种奢靡享乐、权力寻租、拉帮结派的酒局、饭局、牌局,带头执行公务活动“简约分餐制”,自觉同“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作斗争,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自觉接受监督,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主动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防止“变相围猎”“后院起火”,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组织部门要发挥好管理监督的刚性约束作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织密织牢监督网络,切实增强管理监督的精准度、穿透力和实效性,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09-05 17:44:47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