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防范化解矛盾风险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遴选范文 tao8090.com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防范化解矛盾风险

杨增胜 字数: 2676(作者系山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学习时报 》( 20250514日 第 06 版 )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各类风险隐患仍然较多,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化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一重要论断为在法治轨道上防范化解矛盾风险指明了方法路径。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进程明显加快,必须从立法、执法、普法和法律服务等多层次入手,为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以科学立法筑牢防范屏障。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一方面,立法是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法律化、制度化的重要活动,通过立法产生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形成了最权威、最具公信力的制度体系,能够科学调整社会关系、凝聚社会共识、稳定社会预期,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制度屏障。比如,山东围绕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领域矛盾风险,修订《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出台《山东省安全生产举报办法》,以立法方式推动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生产事故。另一方面,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一旦立法工作出现瑕疵,将直接影响社会运行,产生潜在风险。为保证立法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必须建立健全立法风险防范机制,将风险评估贯穿立法工作全过程,确保立法工作始终与改革发展要求同频共振。比如,山东先后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等进行立法后评估,集中开展涉及行政复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妨碍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等领域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避免不合理条款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维护了法制统一。面对日益繁重的风险防范任务,必须坚持”“并举,把防范涉稳风险抓紧抓实。加强相关领域的法规制度供给,加大立法风险防范力度,既要科学论证立法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坚决防范政策文件带病出台;也要扎实做好法规规章清理,主动破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约束。

以公正执法规范社会秩序。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执法领域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导致行为失范、利益失衡,影响社会治理成效,造成社会不稳定。当前,在个别地方、个别领域仍然存在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逐利执法等乱象,引发社会质疑、损害政府形象,亟须严格执法,让违法者敬法畏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大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力度,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等行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比如,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问题,山东部署开展乱罚款领域专项执法监督、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核查处理有关问题线索5000多个,推动解决了一批任性执法”“小过重罚问题,维护了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在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必须严格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拓宽执法行为的纠错和救济渠道,更好化解行政争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比如,山东全面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完善审理机制,加大纠错力度,2024年,全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4.56万件,其中通过调解和解结案的达到27.74%,复议后诉讼起诉率为8.28%,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成效明显。因此,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坚持监督与救济并重,用好执法监督方式,办好重点领域行政复议案件,防止、纠正行政执法损害群众利益行为。

以普法宣传提升法治素养。法治宣传是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方式,通过提高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推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从源头实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避免社会风险激化转化。近年来,山东严格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等普法活动,打造沿着黄河去普法等特色普法品牌,年均开展各类宣传6万余场次,提升了全社会法治意识,营造了浓厚法治氛围。八五普法规划提出,到2025年,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要锚定既定任务目标,聚焦重点内容,着重加强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治安管理等领域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不断增强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要聚焦重点群体,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深入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和党政机关负责人述法工作,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积极推进专门矫治学校建设,开展依法治校、法治校园等建设活动,创新青少年普法教育形式,更好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要聚焦重点行业,深化法治医疗机构、法治国企建设,打造村(社区)红色法治文化阵地,不断提升各领域法治建设水平。

以法律服务回应民生关切。法律服务涵盖律师、法律援助、公证、仲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领域,是群众获取法律帮助、依法化解纠纷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群众寻求法律服务的过程,也是领会法治精神、感知法治力量的过程,必须持续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引导群众通过法治途径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比如,山东着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新推出公证参与不动产带押过户”“带封过户新模式,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合同审查,积极助力农民工讨薪、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保护,2024年提供各类法律服务700多万件次,法律援助帮助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7亿元,依法化解了一批涉法涉诉风险隐患。另一方面,法律服务工作深入一线、面向基层,能够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感知风险苗头。必须进一步织密覆盖城乡的法律服务网络,及时反映可能引发敏感案事件的纠纷隐患,全力把矛盾风险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比如,山东积极整合法律援助、仲裁、人民调解等各类资源,强化法律服务与信访、公安、法院等协调联动,2024年预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0余万件,有效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法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必须持续践行法治为民理念,推动法律服务产品迭代升级,引导更多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覆盖,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的探头作用,不断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分析研判和预测预警,实现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

(作者系山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14 05月

2025-05-14 10:14:57

浏览10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拆“围墙”更要破“心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