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措美县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交流心得
来源:网信措美
在措美县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交流心得
(西藏自治区措美县公安局措美镇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教导员刘亮,2025年8月8日)
大家好!我叫刘亮,现任措美县公安局措美镇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教导员。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从警十四年以来的点滴经历。今天,我和大家谈谈我的心得。
01从“生瓜蛋子”到“多面手”,在摸爬滚打中练就“接地气”的本领
刚参加工作时,在县局机关,更多的是学习规章制度、熟悉业务流程。但真正让我“脱胎换骨”的,是下到基层派出所,特别是到了乃西乡。从县城到乡里,不仅是地理距离的拉远,更是工作重心的彻底转变。
乃西乡的“启蒙课”是副所长的历练。2016年到乃西任副所长,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乡里条件更艰苦,社情民情也更复杂,面临着“不会干”的恐慌感很真实。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上,跟老同志学,跟村干部学,跟老百姓学。
“泡”出来的熟悉感:我要求自己多下村、多入户、多巡逻。乃西群众居住分散,我带着民警一个村一个村地跑。从最初的“脸生”到后来的“脸熟”,从不会和群众交流到能简单交流,从搞不清谁家在哪到能说出个大概。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就是靠时间“泡”出来,靠脚步“量”出来。记得第一次独立处理一起牦牛越界啃食草场的纠纷,两家吵得不可开交,我夹在中间,道理讲不通,语言也不通,急得满头汗。最后是请了两个村的干部和了解辖区实情的老人一起,才把矛盾化解。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基层,光懂法条不行,还得懂人情世故,懂当地的“土办法”。
教导员的“新角色”是从管事到管人管心的转变。2018年在乃西担任教导员,岗位变了,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变了。副所长更多聚焦具体业务和任务执行,教导员则要着眼整个队伍的思想、作风和凝聚力。
思想工作不是“念文件”,刚开始,我也觉得政治思想工作有点“虚”,不知道怎么抓。后来发现,在基层所队,最好的思想工作就是融入日常、见人见事。利用执勤间隙、吃饭时间、下村的路上,和民警辅警聊聊天。谁家里老人身体不好,谁孩子升学有困难,谁最近情绪有点低落,这些“家常”聊开了,思想动态就摸清了。做工作也就能对症下药。比如,所里一位年轻民警因为长期两地分居,思想有波动,工作积极性下降。我了解后,一方面和他谈心,肯定他的付出,理解他的难处并安排其回家探亲,另一方面积极向局里反映情况,看能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虽然工作调动不了,但组织的关心和努力让他感受到了温暖,工作状态也慢慢调整回来。
当好“黏合剂”和“减压阀”,高原环境艰苦,工作压力大,队伍容易有情绪。教导员要当好“粘合剂”。我坚持和大家同吃同住同执勤,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有急难险重任务,我肯定在场。行动是最好的动员。同时,也要当好“减压阀”。定期组织些小活动,比如在所里组织一起做顿饭,或者利用休息时间组织点短途放松,让大家紧绷的神经能舒缓一下。关心民警辅警的身体健康,督促按时体检,有高原反应的及时调整。队伍心气顺了,战斗力自然就上来了。
理想信念是年轻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主动增强“四个意识”、践行“四个自信”,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强化党纪法规的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让党的规矩扎根于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党委、市委、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确保工作不偏向、不走样。比如,在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精准规划、科学统筹,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时,认真协调各方利益,平衡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生态效益。
02在不同“舞台”上深化对职责的理解
2022年调任措美镇派出所担任教导员并兼任党支部书记。措美镇作为县城所在地,人口更密集、情况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对维稳和服务的要求更高。这对我来说,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深化对教导员、党支部书记职责认识的宝贵机会。
服务贵在“心贴心、实打实”:措美镇里流动人口多,诉求多元。我们一方面优化窗口服务,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另一方面,针对辖区内偏远牧业点,继续坚持“零距离”上门服务的好传统,把服务送下去。同时,利用好微信群等现代通讯工具,建立警民联系“直通车”。“双肩挑”的考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作为党支部书记和教导员,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建不是“两张皮”,它必须融入派出所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
支部建在“连”上,堡垒作用显在“事”上,我们把“三会一课”和派出所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比如,研究重大安保任务时,首先在支委会上统一思想,明确党员责任区;在主题党日活动中,组织党员民警带头深入社区排查隐患、开展反诈宣传;在组织生活会上,不仅谈思想,更要结合接处警、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的具体表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党员身份在每一次执勤、每一次服务、每一次办案中亮出来。
党员先锋岗,就是攻坚克难岗:在派出所设立“党员先锋岗”,遇到疑难复杂案件、紧急救援任务、重大纠纷调解,党员民警带头冲在前。比如,在处理一起涉及多方的复杂经济纠纷时,由党员骨干组成的调解小组,连续多日加班加点梳理证据、沟通协调,最终成功化解,避免了矛盾升级。这让我看到,抓好党建,核心是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体现在保一方平安、让群众满意的实绩上。
03十三年高原路沉淀下的几点最朴实的感悟
回顾基层派出所工作经历,从普通民警到所领导,从单一角色到“双肩挑”,每一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同事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沉淀下来,有几点最深刻的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1:“扎下根”才能“立住脚”
在高原基层工作,最忌讳的是“飘着”。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群众基础,都离不开一个“实”字。要真正沉下去,把辖区当家园,把群众当亲人。多跑腿、多倾听、多观察,在日积月累中熟悉情况、建立信任。群众的熟悉感和信任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石。
2:“磨出来”的本事最靠得住。
基层没有那么多高精尖,更多的是处理繁杂事务、化解矛盾纠纷、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书本上能学来的,必须在实践中反复“磨”。不要怕接“烫手山芋”,不要嫌工作琐碎。每一次成功的调解、每一次稳妥的处突、每一次群众的认可,都是能力提升的台阶。经历的困难越多,肩膀就越硬,心里就越有底。
3:带队伍就是“带人心”
作为教导员、作为支部书记,我越来越觉得,管理队伍的核心是凝聚人心。要真心实意地关心每一位战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既要严格要求,也要真情关怀;既要讲原则,也要有温度。队伍心齐了,气顺了,再难的任务也能完成。领导力不是靠职位压出来的,而是靠行动带出来、靠真心换来的。
4:党建与业务,从来都是“一条心”
在基层所队,绝不能把党建和业务割裂开。党建抓得实,队伍就有魂,业务才有方向;业务做得好,党建才有落脚点,才能检验成效。要把党建的要求融入每一次执法、每一次服务、每一次管理中,让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充分彰显。
5:平凡岗位,用心即是“光”。
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有轰轰烈烈的时刻。但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百姓的每一点努力,都是有价值的。认真调解好每一起纠纷,耐心接待好每一位群众,公正处理好每一起案件,站好每一班岗,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汇聚起来就是平安的基石。在高原,尤其需要这份甘于平凡、坚守平凡的定力。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做好,就是不平凡。
青年朋友们,十三年的光阴,刻在脸上的是高原的风霜,沉淀在心里的是基层的厚重和群众的信任。从机关到基层,从民警到负责人,变的是地点和职务,不变的是那身警服承载的责任和守护平安的初心。我深知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和我的战友们一起,像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扎根在这片土地,耐住寂寞,守住清贫,扛起责任,在措美镇派出所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辖区的万家灯火,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也无愧于这身警服的答卷。(来源:网信措美)
2025-09-27 21:47:50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