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做强项目支撑 激发创新动能 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和跨省域产业合作新典范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忠诚党办人

做强项目支撑  激发创新动能

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和跨省域产业合作新典范

长合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王伟新

 

省市全会召开以来,长合区第一时间深入学习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会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全力争取在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和跨省域产业合作新典范上取得更大突破,为全市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贡献长合力量。

一、坚持项目为王,夯实赶超发展硬支撑

始终把项目作为长合区发展的“生命线”,把项目引推作为“头号工程”,做到“招大引强”与“提速转化”双发力。一是聚焦高质量项目。坚持“宁缺毋滥”的导向,围绕主导产业严把项目准入关;在全市“2456+节能减排”准入标准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对投资方不是高新技术企业、没有人才团队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准入,切实招引一批有较强引领性、创新性和爆发性的大好高项目。二是实施高质效招引。优化招商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专业化运营”的大招商格局,推行数字化、过程化、绩效化管理,形成招商全生命周期工作模式;统筹基金招商、以商引商、场景招商、产业链招商同步发力,全力以赴招引一批“顶天立地”的链主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项目,确保全年备案3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八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80%以上,两大主导产业项目占比60%以上。针对大项目不多的短板,发挥创世纪、兴发等头部企业引领作用,绘制产业链图谱,梳理链主企业、上市公司、隐形冠军清单,力争在50亿元、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招引上早日实现突破。三是推动高效率转化。坚持大抓招商和快推项目有机衔接,迭代优化以“大推办”为主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跟到底”服务模式和“基金+推进”“基建+推进”等专题推进机制,落实专员驻点、每周调度、每月例会等跟进举措,强化重大制造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快节奏、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全年开工3亿元以上项目17个,其中10亿元以上5个;竣工3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完成“新升规”6家,固投、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8%以上。

二、坚持创新引领,做强赶超发展主引擎

始终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引人才就是谋未来,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加力引进一批技术领先、行业引领力强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的同时,迭代升级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支持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引导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全力推动更多存量企业转型成为科技型企业。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确保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0家以上,规上企业完成研发费用10亿元以上,同比增幅超全市平均。二是加快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强化“人才+基金+项目”招引模式,组建科技人才项目专项基金,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大力实施人才引育提质增量工程,扎实做好高层次人才和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引育工作,加快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确保全年新引进人才项目12个以上,新增人才项目上规、申报南太湖或入选高新技术企业累计5家以上,招引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1000名以上。三是谋划高能级科创平台。实施“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攻坚行动,立足长合区产业特色,集中力量招引落地1-2个具有全局性的国家级或省级重大科创平台项目。主动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将长合区科创平台建设主动嵌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框架,借力中心城市和知名高校的创新资源,依托园区重点企业谋划共建一批跨区域联合实验室、创新联盟或研发飞地,加快构建多层次科研平台体系。

三、坚持科技赋能,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以技术改造为抓手,提升企业产品含新量。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全力支持企业强化数智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运用,“一企一策”制定技改方案,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两新”“两业”及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政策,推动企业加快设备提升,延长产业链、开发新产品,确保全年开工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个,累计完成技改投资超14亿元。二是以节能降耗为抓手,提升传统产业含绿量。坚决落实省、市能耗“双控”工作要求,严把项目能耗审批关,加快推进高耗能落后产能的淘汰和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全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多元储能等“绿电”项目开发运行,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年工业领域压降用能空间1.1万吨标煤以上,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5万千瓦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3.2%以上。三是以有机更新为抓手,腾出产业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市场嫁接、股权收购等市场化“腾笼换鸟”模式,做好有机更新后半篇文章;对拟关停淘汰低效企业落实“一企一专班”,精准发力抓好腾退,确保全年腾出低效用地300亩以上,最大程度把“土地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为主导产业集聚保障充足空间。

四、坚持服务至上,打造营商环境金名片

始终把一流营商环境作为长合区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做优服务。一是加快打造“机制最有效”改革标杆。持续迭代“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深化“三级三联三定”联企服务机制,建立问题“收集-交办-反馈”闭环机制。发挥长合区扁平化管理的体制优势,推行“园区事园区办”改革,深化落实“企有所需、我即响应”的高效服务机制,建立高频服务事项清单,试行“无感服务”。二是加快构建“企业最有感”服务生态。全面提升人人要服务的主动意识和人人会服务的专业素能,着力打造“以企为贵、以企为荣”具有长合特色的营商环境。推行“柔性执法+服务指导”模式,实现“寓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监管”,尽最大努力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三是加快塑造“人才最有感”发展环境。实施落户人才项目达产上规、高新认定、技改增投、高层次人才认定等全链条增效赋能行动。协同属地做好园区企业人才共有产权房购置、人才体检、人才疗休养等工作,用心解决各类人才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积极探索企业与实训基地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模式,做好高技能人才引育工作。

五、坚持开放合作,打好战略融入主动仗

始终牢记主阵地、主平台的定位,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是主动接轨大上海。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的工作部署,以沪苏湖高铁为枢纽,借力省市专项政策支持,深化与上海临港、张江等高能级园区合作,高质量打造长三角(湖州)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是持续深耕长三角。充分发挥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主动出击融入长三角产业圈,紧盯南京、苏州、合肥等长三角重点城市,谋划组织好面向长三角的产业招商对接活动,全力承接产业溢出和创新资源,争取在长三角产业生态链中占据一席之地。三是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省市支持下,联动“一地六县”积极争取,将加快建设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纳入国家层面长三角一体化“十五五”专项规划,合力推进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工作。着力深化与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协作,合力争取“十五五”规划重点项目,共同探索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编制一体化发展规划,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样板。

来源:忠诚党办人

 


28 08月

2025-08-28 09:35:32

浏览15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在调度全省抗旱减灾工作时的讲话摘要 党的创新理论如何内化为取之不竭的营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